夏至吃什么传统食物?
1.面条在中国的北方的一些地区,到了夏至这一天,有一个吃面条的习惯。因为夏至这一天是新麦收获的时间,而麦子正式面条的原材料,吃面条其实也是庆祝丰收。
2.馄饨
在江南水乡的无锡,有着夏至日吃馄饨的习俗。馄饨,古人称其形“有如鸡卵,颇似天地浑沌之象”,而“馄饨”又与“浑沌”谐音。盘古开天,浑沌初分,吃 了馄饨可得聪明。据长辈们说:“夏至吃馄饨,热天不疰夏。”夏至吃馄饨则又包含一种祈求平安度夏的良好愿望,吃过馄饨,为孩童秤体重,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。
3.夏至羹
湖南长沙人夏至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,名“夏至羹”,民谚云“吃了夏至羹,麻石踩成坑”,“夏至吃个团(音为”坨“),一脚跨过河”,意喻力大无比,身轻如燕。
4.豌豆糕
夏至这一天,南京地区有吃豌豆糕的习俗。豌豆糕其实就是豆沙糕,将豌豆磨成粉状,加入白糖、柿子和柿子霜制作而成。因为夏季炎热,人们普遍食欲下降,南京地区的人们就通过吃豌豆糕来开胃。
5.夏至饼
这一天,诸暨很多地方依旧有吃麦饼的习俗。谚云“夏至夏至,麦饼尽吃”。夏收完毕,新麦上市,所以有日吃面尝新的习俗,擀面制作薄饼,然后夹以青菜、豆荚、豆腐、及腊肉等,祭祖后食用,俗谓“夏至饼”,或分赠亲友。夏至饼其貌不扬,吃起来却清新爽口、甜而不腻,乃老少皆宜的正宗绿色食品。
6.麦饺筒
夏至节气迎来,宁波各式的粉食也纷纷出炉。宁波桑洲镇村民熟练地把和好的面粉往平底锅上一糊,软软的面糊饼就成型了。然后把各种炒制好的食材混起来,用饼一裹就可以吃了,土话叫麦饺筒。宁波桑洲镇村里的老人介绍说,每年这个时节,新麦收获,各家各户都要吃些粉食来庆祝丰收。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上千年。
夏至节气的特点和风俗
夏至节气的特点:夏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北的一天,是太阳北行的极致,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,也是白昼时间超过黑夜时间最多的一天。但各地的昼长时间从北到南呈递减趋势。这是地球自转轴倾斜造成的昼长夜短效应,越接近两级越明显的缘故。夏至日那天,整个地球上除南极点和南极圈内的极夜地区外,所有地点的日出方向都是从东北方开始的,在西北方落下。夏至这天,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-年的最北端,几乎直射北回归线,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云南、广西、广东、台湾四省区,这四省区是我国境域内太阳在天空位置最当的地区,日影最短、白天最长、黑夜最短。
夏至节气的风俗:
1、祭神祀祖
夏至时值麦收,自古就有夏至祭神祀祖之俗,以祈求消灾年丰。从周代开始,每逢夏至日,朝廷都以歌舞礼乐的方式,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。故《史记·封禅书》记载:“夏至日,祭地,皆用乐舞。”
2、放荷灯
放荷灯又称放河灯,是一种汉族民间的祭祀及宗教活动,也是夏至的民间风俗。这个习俗主要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,对活着的人们的祝福,除了夏至节以外,也常在每月初一、十五和逝世忌日进行。古时候,每年的夏至节这天,千百盏河灯在夏至夜晚被人们释放到河中,闪闪烁烁就像散落到人间的点点星光,很是令人心醉。
3、凉食避暑
人们喜好在夏天滋补凉食避暑,因此人们普遍喝凉汤、凉茶、酸梅汤等比较传统且十分清甜的食物。